黄山钓桥景区包含西海大峡谷么
云门峰
地理位置
钓桥景区位于黄山西大门,进山即是。从西大门小岭脚到钓桥景区有新国线摆渡车可以乘坐。游客从海拔600米的钓桥庵停车场开始徒步。
西海大峡谷则是钓桥景区新近开发的又一绝胜处。排云亭前人称“巧石博物馆”,有仙人晒靴、仙人晒鞋、仙女弹琴、文王拉车和武松打虎等诸多奇石。进入大峡谷,但见险峰林立,怪石遍布,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是寻奇探幽的理想场所。
黄山钓桥景区幽静古拙,位于黄山西部,以钓桥庵为中心,东依云门峰、汤岭关,南至伏牛岭脚,西傍云外峰,北面延伸至天海。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云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期为道院,明后期改为佛庵,为焦 村黄山通道中重要的茶亭驿站。庵边古木参天,绿竹掩映,有寿延桥、续古桥明代石刻等古迹:可望云外、云门、石人、九龙诸峰。
从钓桥庵西侧石桥,向白云溪峡谷延伸,可直达天海海心亭。路程全长12.5公里,高差千余米,有石阶5530级,桥梁10座。沿途奇松、怪石、飞瀑、流泉、溪潭等奇妙景点60多处。
黄山钓桥景区景区景点众多,虽大多没有命名,但不失为一处自我感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的佳所。钓桥景区交通较便利,新国线摆渡车直达钓桥庵,从白云景区向上,可达天海、西海大峡谷;从汤岭古道可达温泉。景区内配套服务正在建设中,暂无食宿、医疗、购物等条件,部分地段通信信号较弱。钓桥景区上到核心景区最近的地轨缆车离摆渡车下车的地方也有9公里,请游客在游览前,对自己的体力、时间、食物等,作充分估计与准备。
焦村
焦村是位于黄山西部的一个古老村落,为解放前黄山景区主要供粮区。在焦村平畈东望,左边峰势蜿蜒起伏,气势壮观,若九 龙相互缠绕,峰峦名是“九龙峰”。稍右的是“云外峰”,该峰为黄山东西分水岭,因峰西是焦村盆地,常有水汽云雾升腾。峰西水汽云雾遇该峰受阻,蔓延于峰脊。从温泉西望,峰常处在云雾之外。又因在焦村盆地可见该峰直插云天,故名。
“云外峰”绵延向下连接山凹处是“汤岭关”。汤岭关再往右陡起的是“云门峰”。此峰岩壁中分如门,云行其中,故名之。又因两峰对峙,中缝如狭长的“V”字,颇似剪刀半张,所以又有“剪刀峰”之称。峰右侧是“浮丘峰”。传说为浮丘公游憩之所,又因峰状如轿顶,俗称“轿顶峰”。峰顶有仙坛,峰下有浮丘庙、浮丘观。
云门、浮丘两峰为长江。钱塘江在安徽的东西分水岭(东人钱塘江,西入长江)。
翠微寺
过焦村前行向右入山,可见“翠微峰”,该峰海拔1085.1米,松林密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故名“翠微峰”。峰麓“翠微寺”,为黄山现存的唯一的有香火的寺庙。峰上有“翠微洞”,唐代麻衣禅师曾居洞中,又称“麻衣洞”。峰麓是“青牛溪”。旧志载,曾有人在此逐青牛,青牛入水再也不见。宋人《题翠微峰》诗曰:“翠微峰上翠重重,异事多应采药逢。溪畔青牛何处觅?分明入水化为龙。”
溪上有“翼然桥”,由一条石铺成,长约5米,“翼然”两字为元代汪泽民所书。在翠微寺院内有“锡杖泉”。《黄山志定本》载:“翠微有锡泉,如祥符有汤泉也。汤泉名著,锡泉名隐。”传为麻衣祖师包西来以杖凿地,冒出泉水,故名。麻衣祖师饮此泉水,寿 逾百岁,故又被称为“百寿泉”。
钓桥庵
从焦村乘车可达钓桥庵。公路左侧山峰因在“云际峰”之外名“云外峰”。停车步行过安定桥(古名寿延桥)即达钓桥庵。庵位石人峰下。“石人峰”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西海所见的“仙人踩高跷"为石人峰;二是指庵后峰顶有巧石,酷似老者独坐。宋人焦翠峰有诗:“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当日容成丹就去,何当点化作仙人。”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代万历年间建,其后兴替无常,半修半圮。光绪二十六年(1900),居士陈仁梅在庵旁修亭。1923年,又偕族人陈吉祥重建经堂,并设茶室,邢邑侯鸣盛为之作记。庵宇几经修葺,现建筑面积201平方米,作为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白云新道
从钓桥庵向左,过悬桥上行即为“白云新道”。该道直上白云宾馆,天海等处。谷狭势陡的白云新道长12.5公里,高差千余米,有石阶5530级。行在陡峭的登道上,游人领略到的除险峻高深之外,是黄山原始状态下的多样性多层次的生态环境。诸如地质地貌、气侯植被等。景区水景有“布泉瀑”,又称“云外瀑”,瀑布从云外峰顶蜿蜒百米而桥下,不见源头。
石景“天鹅峰”,玲珑剔透,惟妙惟肖。景区汇众壑之水,溪流纵横,桥梁交错,有名者”三溪”、“天鹅”、“洗玉”。特别是横架在石柱峰腰的“步仙桥”,下临无底深壑。人行其上,犹如腾空凌云,有飘然欲仙之感。
步仙桥头有观景台,视野开阔,奇峰、怪石、瀑布、溪流一览无余,且时有佛光闪现。就在这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专员桑塞尔博士曾静卧沉思并赞道:“我所见到的山中,黄山是最特殊的。”
汤岭古道
从钓桥庵向右过续古桥,从“续古桥”上至汤岭关,是长约5公里的“汤岭古道”。在民国以前,古道一直是黄山风景区的物质供给线,因解放后供给渠道改变,古道方才寂寞。近60年的休生养息,道旁屋基上次生林繁茂生长,各种动物繁衍生活,生态环境恢复如初。古道左为“云际峰”,道右是“”云门峰”。走在历经千百年,被无数双脚磨蹭得几可照影的石板古道上,种遥想当年、思古怀旧之幽情会油然而生。
西海大峡谷
原名“黄山梦幻世界”,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的步仙桥,已命名的景点近50处。该景区游道总长约6公里,相对海拔高度为1260~1600米。整条游道主要以实体砌筑、悬挑栈道、开凿山洞和架桥方式修建。游览时间约需5~6小时。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绝胜处,奇、险、幽众美兼客并蓄: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曲径通幽。
西海大峡谷经三溪口上步仙桥到天海的全程徒步方案,需要时间较多,部分地段通信信号较弱。请游客在游览前,对自己的体力、时间、食物等,作充分估计与准备。
黄山景点名称的由来,绝大多数为历史上僧人道士或文人过客约定俗成。何人何时命名成名已无从考证。西海大峡谷景点名称则是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组织专家学者,对该景区部分景点进行命名并首次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有奖征名而定。
1、好运石
经排云亭行过一段奇松遍布的斜坡,弯转处一石中阙,上檐几乎有人高,路从中穿过。人行至此,自会手摸石檐低头弯腰而过。取名“好运石”,意为过此将步入一个灵秀奇幻、妙趣横生的世界。游人到此自会目不瑕接,大饱眼福,好运连连。奇石亦名“碰头石”
2、一帆风顺
在松林峰东望飞来石,石下山峰已如海上巨舰,峰上铁护栏更如船舷。飞来石犹如顺风之帆,莲满威扬,云雾中更见动感。此景为黄山步移景变之经典。
3、海底隧道
经过一株百年红豆杉,拾级而下是一条狭窄幽深的形如隧道的细长路段,仰望天光仅显一线,曲径通幽,阴
冷潮湿,有身处海底水下之感又因位处西海,故名。
4、玲珑峰
出海底隧道至一转弯示左边一峰壑中突起,高陡面宽脊窄。峰形奇巧,奇松遍体,巧石棋布,玲别,故名
5、神秘来客
在三岔路口,背部靠向石壁,仰头后视,见身后悬崖顶部线条如人|脸轮廓,额发飘曳,眼睫闪动,鼻梁挺直,唇吻紧闭,神倨气傲,神形俱备,可以乱真
6、金龟问路
过三岔路口右行数步,边一石如龟,伸头探向路人,似在询间,形态可掬,憝厚可爱。
7、霸王覆鼎
过“金龟问路”,前行十余米,可见左边峰顶有巨石立悬崖边,下方上细,顶有三足,如鼎覆焉。
8、西海神笔
过“金龟问路”,回首东塑,玲珑峰下一石挺拔如笔,上尖下粗,线条流畅,奇妙处为笔尖一松,小巧精致,更添神韵灵气
9、孔雀开屏
为“玲珑峰”与“西海神笔”两景组合而成。前面“西海神笔”如孔雀胸部头颈,顶部一松如雀首羽冠;后面“玲珑峰”峰形如扇,面宽脊窄,奇松遍布,犹如孔雀开屏。
10、诸葛茅庐
看罢“孔雀开屏”举目远望云际峰上部,一悬崖下有一小峰如屋,下部方正,茅檐低小,顶上石突出,如烟囱状。云来雾去,犹为神秘玄妙,故称“诸葛茅庐”
11、风月宝鉴
三岔路口下一陡坡将转入一山坳处,右手路边一石壁立,面平如镜,高过2米,宽近2米,但厚度不足20厘米,且上下相差无几。引人注目。驻足又有风摇石动之虞,似《红楼梦》中“风月宝鉴”,寓夷险相伴,祸福相随之意,故名。
12、石英脉岩至一弯处,回望山峰陡立,直指蓝天。峰壁一白色石英岩脉岩,宽不过十余厘米,而从峰顶直下沟底,上下高差竞达300余米,为难得一见的地质奇观。
13、海底世界
前行出石门,眼前豁然开朗,向右俯瞰西海底部,石柱如林,若巨蟒岀山,如雄鸡斗鹰,似天鹅曲项向天。巧石众多,林林总总,不可名状,故统称“海底世界”
14、鳄鱼望月
“海底世界”下方,一峰中突。峰顶有石如虎,峰右侧下部,一长条状巨石中裂,如一条鳄鱼正匍匐在峰石上,昂首朝天,静候明月东升。
15、徽骆驼
西边一山坳中有小峰挺拔,峰顶石如骆驼,腰胁处松如重囊,而骆驼引颈昂首,不畏重负,奋勇向前。其精神
颇似以吃苦耐劳著称的徽州人,故名。
16、千层百合
离“徽骆驼”不远,小峰上有石缝隙纷呈,层岩如瓣,犹如巨形百合。尤其妙者,一株小松如青枝绿叶依偎石旁,“百合“”更显鲜活
17、钦差宣诏
俯视沟壑,一列窄崖上有一石如人站立,神形倨傲胸部又有一石斜挑,如书卷展开,二石组合,颇似钦差宣诏模样,故名。
18、知音
行至“海底世界”那组石林平行位置,回首来路,有奇石二尊,如挚友并排端坐。二石胸前均有一松橫伸宛如琴瑟,似在交流磋商琴技,故名。
19、披云刀
观“知音”前行不远,左边路旁有石削薄如刀,锋尖刃利,刀柄俱全,竖立路旁,风行云绕,故名为披云刀。
20、杨柳观音
下经一段悬于半空的危崖栈道,转人一幽雅山坳。坳左石壁上一石亭亭玉立,姿态优雅,神貌慈善颇似观世音菩萨,又恰有一株小树橫伸肩部,故名“杨柳观音”。
21、西海女神
在谷底稍左南望,山陡壁的上中部有松石如辇篷,辇篷下一石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且端庄乍,故名以“西海女神
22、东坡赤壁
“西海女神”下方隔壑一峰如人,长袍加身,气宇轩昂,面壁而立,故称“东坡赤壁”。
23、猴仙归隐
“东坡赤壁”偏左下方,有一石如猴,腮瘪嘴尖,松前端坐,沉思若定,故名。
24、通天塔
在谷底回首仰望,有孤峰如塔,直插蓝天。塔腰有栈道如带缠绕,似登天入云之路。
25、徽州女人
过”猴仙归隐”,上一陡坡至一观景台,回望左边有二石如人,相对而立,惺惺相惜,缠绵难舍,令人想起剧中徽州女人新婚或送别的场景,故名。
26、神农采药
过观景台上行不远,回首左边山崖一石如人,背负篓筐,手握锄柄,故名“神农采药”。
27、佛手天书
穿过隧道,左手一崖,下部缝隙密集竖列如巨型书籍册立;“巨书”顶部一石如手,细指纤纤,宛如观世音菩萨之“花指”。崖石合称“佛手天书”。
28、霸王别姬
转过“佛手天书”,左转昂首,着眼处有二峰耸立,上者高大魁梧,气宇轩昂;下者身形纤巧,楚楚动人,颇似《霸王别姬》场景
29、霞客观海
至岭质转弯处,抬头可见前方山崖中部有一石如人,负手南眺,神情凝重,似为眼前之景所震撼并赞叹“登黄山天下无山!”
30、定海神针
转弯下行至一平坦路段,右手空旷处有一小峰如柱,从坞中突立雄起,直径不过1米而高10余米。因位于西海之中,故名
31、松鼠探哨“定海神针”顶部一石形如松鼠,身体匍匐,脑袋昂起,似谨小慎微的松鼠在探视四周动静。“松鼠”神形俱备,灵动活
32、海狮含翠
看罢“定海神针”,回首仰望,一石形如海狮,斜依礁石,昂首远眺,唇吻处似含衔着一丛生机勃勃、青翠欲滴的小树,故名“海狮含翠”。秋高气爽季节,霜叶如火,故又名“苍狮噙花”。
33、燕谷
转过一山嘴,一弧形峡谷如巨幅屏幕横呈眼前。峡谷悬崖如削,高宽均过200栈道如龙,悬挂于半空。栈道下方密麻麻关布满燕巢,满谷岩燕飞舞,呢喃燕语,清丽婉转。人行至此,自会添份温馨与欢快
34、郑和下西洋
过“燕谷”栈道将人隧道时,回望栈道顶端山嘴,船状巨岩上有一组石林,如蓬帆如桅杆,又有石如人或挥手或作揖,颇似扬帆远航离港时的情景,故名。
35、云中栈道
穿过隧道不远便步人一阴森峡谷。谷内壁陡如墙,上不见顶下不见底,云雾半起时,以为路绝,行至壁前,方见200多米长的栈道如线一般悬挂崖壁,故名。
36、大力神杯
行至“云中栈道”尽头,右手路边一石如柱卓然而立,顶部有松一株。石柱下细上粗,下方上圆,颇似世界杯足球赛奖杯”大力神杯”,故名
需要了解更多黄山自助游攻略详细资讯的朋友请点击黄山自助游攻略
黄山厘米客栈是黄山地区客房最干净设施最好服务最贴心的客栈之一,离黄山风景区换乘中心最近。黄山厘米客栈官网专业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黄山旅游攻略,包括黄山自驾游住宿、黄山汤口住宿、黄山山下住宿、免费黄山山上住宿预订以及黄山自助游攻略,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黄山旅游攻略